统战记忆

金宁德

2020-11-16

生命永恒的风景   

每一个人成长的背后,必然有着别于他人的人生轨迹,或独辟蹊径,或远见卓识,或思想聪慧……更或者数者兼得,本篇传记的主人公金宁德教授就是这样一位科研工作者。作为天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的年轻博士生导师,目前他是英国国际《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ion》杂志编委、《测井技术》杂志编委、国际SPE学会会员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高级会员。

在详细的介绍他的人生道路之前,笔者尽量做一个简略的概括。1984年,他毕业于原东北石油学院矿场地球物理专业,1993年在该校完成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业后,在导师李占咸教授的推荐之下,;来到浙江大学光电与科学仪器系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1月或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赴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工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期间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研奖项与荣誉称号。96年和99年分别获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2000年获得第五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及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1年破格晋升教授。

金教授来自黑龙江省东宁县,在于他谈话过程中,笔者真切地听到了朴实的东北口音,还有那作为朝鲜族人的直爽、坦率、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十分亲切。他那深刻、严谨、富有远见的学术思想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在笔者来到金教授家里采访之前,他已草拟好了一份简单的谈话纲要,对自己过去的学术研究历程作了梳理,使我体验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与态度,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金教授谈话思路格外清晰、严谨。回顾大学毕业后二十几年的教学与学术生涯,他仿佛在推理一个尚未证明的定理,过程中充满太多的偶然与巧合,结果却永远是必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他的脚印来感受一个奋斗者的别样人生轨迹。

科学研究:从冷方向做起

1986年是他学术生涯的开端,这一年他确定了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而富有远见的。“一个油田就像一个人的生命,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发现期,就像一个人的出生;然后是开采期,相当于人的成长;最后是油田的维持生命期。”那个时候,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发现油田的热点科学问题上,尽管如此,他却敏锐地意识到,未来油田开发后期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必然会对地球物理测试手段提出更高的技术需求,从国家能源战略角度说,一个油田维持生命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或许这种意义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表现出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着这个问题的科学研究问题迟早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当时他在导师及周围同仁的热情鼓励下,开始对学了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调研,果断地把“油田开发地球物理测试技术”作为今后的主攻大方向,并从油田多相流检测理论与技术这个方向作为突破点并一步一步的做起来,在当时,该领域研究无疑会遭遇到相当多的逆境甚至偏见,这其中还要跨越众多自己所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如多向流体力学、复杂混相流场检测理论及基于非线性科学的信息处理技术等,但是,在这冷方向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从来没有动摇过。

研究工作得到转机是从1989年开始的,那时他所在的课题组向油田科研部门借了两千元科研经费,并做了一次全国范围内该研究方向的科研调研,基本搞清楚了全国各油田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背后深层次理论研究问题,同年底申请到了“油田多相流理论模型研究局级研究课题。经过三年不懈的科研努力,1991年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科研奖项:大庆油田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该冷方向的研究成果初步得到了石油专家得认可与重视。从此,金教授的科研状况开始慢慢的好转起来,“八五”及“九五”期间先后承担了两项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这条充满探索而有希望的研究道路上,开始了一次又一次艰难曲折中的科学攀登,辛勤耕耘得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风趣地回忆到:“在这个方向,自己做了7个年头的讲师任职期冷板凳,而在晋升副教授岗位三年后,由于成果显著于2001年被破格晋升了教授,这与研究方向先冷后热形成了鲜明有趣的对应。”回忆过这段历程之后,金教授感慨地说道:“现在看来,当初研究方向的选择还是十分正确的,可以说,抢占了一个学术研究的制高点,起步阶段确实需要勇气和远见,一时间的寂寞与冷遇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对待选定方决不能产生急功近利及浮躁的思想。”

浙大求学:学术思想形成

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金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期。在那里,他所研究的冷方向得到了延续与拓展,并且受到了各种学科思想的熏陶与影响,使其有了更深、更广的发展。他的学术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明显学科交叉性,得益于求学期间很大的专业转向。在浙大读博士时,他转读了光电与科学仪器系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这种学科的交叉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除本专业的导师之外,还有化工系的教授辅助指导,跨系选课及学术交流给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第二是住在博士生楼的同学们大多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浙大宽松的学术交流气氛使得它能够吸取到不同学科的学术思想。他博士论文研究的“油气水三相流检测理论”,该项研究包含了工程热物理理论、检测理论、控制科学及多相流体力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其研究工作富有特色,期间参加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以及两次重要的国内学术会议,最终获得了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的称号。

直到现在,每当回忆起在浙大学习的那段岁月,金教授依然十分留恋。他翻看了以前在浙大拍摄的照片,谈到了那里宽松学术氛围以及江浙地域的深厚人文底蕴,谈到了倒是杨国光先生辛勤培养与鼓励,谈到了富有灵气的浙大学子,还有那令人羡慕的浙大图书文献资源等。1994年积1995年,他连续两年获得了浙大博士生一等奖学金,金教授还饶有兴致的找出了当时研究生院颁发的获奖证书,“到今天,我虽然获得过一些科技奖励,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这两个奖学金证书,因为这会让我回忆起那段人生充实而富有收获的美好岁月”。

留英札记:研究与国际接轨

在英国的博士后生涯是让他感触良多的,这段经历让他的学术研究真正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开阔了学术眼界。在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工学院整整一年的研究时间里,让金教授强烈的体会到了英国科学家严谨工作作风与学术风范,以及他们很有建设性的高效率工作模式。留英期间他特意为自己打印了一个日程记录本,上面用不同的颜色的笔奖工作安排勾画的密密麻麻。他每周至少与导师Lucas教授进行两次讨论,工作十分繁忙,在那里,他做了几项很有挑战性的科研项目,修正了导师基于多相流运动波理论检测油水两相流流量的方法,一年内在英国国际《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两篇论文,赢得了导师及学术同行的尊敬。回国后,在已故天津大学著名学者徐苓安教授的邀请下,2002年来到了天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工作,2002年及2003年先后参加及主持国家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基金1项,在历史悠久的北洋园又开始了他人生新的学术生涯。

在谈话过程中,金教授引用了时下流行的“思想力”与“行动力”两个词,他能够取得今天的一些成就,与这样善于思考和勤于行动的风格是分不开的。“人的一生是有很多诱惑的,金钱、官场、急功近利等等,只要一个人有追求,并且用坚持不懈的毅力去完成,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既要有开放的学术心态,又要有开启未知领域大门的勇气与实际行动”,在过去十几年的科研道路中,他正是用这种心态来对待学术和人生的,孜孜不倦的理想和追求从来没有动摇过,他还特别欣赏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这四个字无疑是金教授人生真实的写照。

最后,就是金教授的一句话作为这篇传记的结束吧,“总结过去的岁月,我的学术研究是从冷方向及交叉学科中走来,期望能走出一个未来充满期待的科学研究之路。

(金宁德: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导。2004年5月加入致公党)

(来源:致公党天津市委会网站 作者:李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