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动态

民盟天津市委会“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2018-01-08


  本站讯(通讯员 刘宏斌) 11月8日,由民盟天津市委员会主办,民盟市委会高等教育委员会承办,民盟天津大学委员会协办的“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科学图书馆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会主委、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中共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天津大学副校长刘东志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此次研讨会的还有民盟中央宣传部部长曲伟,中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唐瑞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孙茁强,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郭维丽,副主委袁直、张琪昌、李剑萍。民盟市委会高教委主任、副主任和部分委员,民盟部分高校民盟组织盟员代表,共90余人参加会议。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张琪昌主持会议。


张宝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东志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琪昌主持会议

  会议由刘东志代表天津大学致辞,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重点介绍了天津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契机,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形成了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的一二五五纲领——即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把握“提升学科水平”和“加强学科交叉”两条工作主线,系统谋划五大发展计划和五大支撑体系,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高玉葆在致辞中表示,天津民盟在高教界始终保持着特色和优势,在教育发展和改革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作为高校的管理者,他认为“双一流”建设要掌握好力度,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民盟市委将认真总结和推广本次研讨会的成功经验,为推动我市乃至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带动整体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白海力重点介绍了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的核心与内涵、总体思路、建设重点和主要特点及工作进展。明确建设目标为两所世界一流大学、三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所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九所市属和两所共建高校高水平特色大学、十二所一流高职院校。并对各项“双一流”支持措施和操作办法进行了一一解读。

  张宝文代表民盟中央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民盟是以教育为主要界别特色的参政党,多年来始终将教育作为履职尽责的主阵地。民盟中央连续多年举办论坛,邀请盟内外专家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各项重大课题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天津民盟近年来先后举办十届专题研讨会,在开展特色办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显著成果。

  张宝文强调,近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在世界多项大学排行中位次整体大幅前移,部分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我国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今年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学科建设等重点环节亟待加强。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学科建设统筹高校系统建设,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入研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实现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民盟应有的贡献。

  会上,来自天津市16所高校的民盟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民盟天津大学刘正先副主委从我校发展规划出发,对标兄弟高校,认真研读分析了我校“双一流”总体建设方案,从学科、学生和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袁直就科研管理做了深入的研究报告,直面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对目前科研管理中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河北工业大学的陈立文主委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了从区域经济中寻找机遇,提升学校整体水平……会议中大家畅所欲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李剑萍做了会议总结。他认为会议有三个特点:一是着眼教育大局,把当前发展形势和我们的优势结合起来,彰显了选题上的精准;二是会议规模在不断扩大,由原来的几所逐步扩大到了现在的16所高校组织,更广泛地凝聚起高教界盟员的力量;三是会前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会上研讨充分,成果丰厚,体现出与会盟员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本次会议的召开,离不开民盟天津市委会、民盟市委会高等教育委员会、民盟天津大学委员会的精心组织,同时也得到了天津大学统战部和民主党派办公室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