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动态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苟利军视察我校华文教育基地
2014-04-22
苟利军一行在李家俊的陪同下参观冯骥才研究院
调研会议在会议楼第一会议室举行
苟利军在会议上讲话
李锵汇报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情况
本站讯(摄影记者 王涛)4月21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苟利军带队到我校华文教育基地视察建设情况,并就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天津市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组由市人大民宗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继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靳润成,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志方,天津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剑英等组成。今晚报社社长鲍国之,天津市侨联主席、党组书记胡胜才,天津市教委副局级督学闻玉东,天津市侨办副巡视员李华生参加了检查座谈会。我校校长李家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曣陪同检查组参观了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考察了华文教育实践基地。
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汇报了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情况。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是“国务院侨办天津华文教育基地”,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我校联合申请,经国务院侨办批准,于2000年4月建立的全国首批22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多年来,该基地依托我校办学资源和50余年华文教育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断扩大招收各种类别和不同层次的华裔学生来基地学习,13年来共招收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华裔学生,语言教育的层次、类别、班次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汉语正音、多媒体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等多种特色课程。该基地多年来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弘扬中华文化,联络海外媒体,涵养侨务资源,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贯穿于华文教育的始终,积极为海外华侨华人回祖籍国服务、创业搭建平台,为各项政策的落实开展了大量工作。会上,今晚报社、天津市教委、天津市侨联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开展海外宣传、归侨侨眷子女入学、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汇报。
苟利军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天津市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实施以来,对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依法维护归侨侨眷权益的重要意义,制订和完善侨务政策法规体系,普及侨务政策法律知识,做好困难老侨服务救助,维护在津侨胞归侨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侨资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华文教育和海外宣传联谊工作,为侨法落实、为侨服务做好基础性工作,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实现中央对天津市的发展定位努力奋斗。
(编辑 黄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