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动态
【委员提案】何悦:关于警惕电子产品对未成年人负面影响的提案
2016-03-09
本站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脑、手机及平板电脑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高科技在改变成年人阅读体验、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研究显示,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未发展成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可能造成以下严重伤害:
第一,对眼睛造成伤害。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电磁辐射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脑细胞发育,严重伤害正在发育的视神经。由于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特别是高度集中玩游戏时,眨眼的次数会大大减少,眼睛表面得不到湿润,久而久之出现眼睛表面干涩,眼部发痒、烧灼异物感、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部胀痛、眼眶痛等症状,许多儿童患上干眼病或近视,过早戴上眼镜。
第二,影响脑部发育。如果太早让未成年人甚至幼儿接触电子产品,会使他们注意力缺乏、认知力延迟、学习能力下降、变得更冲动以及缺乏自制能力。未成年人正处于发展社会技能的重要时期,与人多交往、多沟通是获得这一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他们过早关注电脑,易使他们对电脑产生依赖,与小伙伴的交往兴趣下降,从而不愿融入周围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第三,导致肥胖。有研究称,电视和游戏会引发肥胖,如果允许未成年人在卧室使用电子产品,不仅减少了睡觉时间,而且肥胖发生概率会提高30%。而肥胖又会诱发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等疾病,严重的更会缩短寿命。调查显示,9~10岁的儿童中,有75%面临睡眠不足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正常发育。
第四,患有心理健康问题。英国公共卫生部门指出,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上网时间太久会产生孤独、失落和焦虑等。每天面对屏幕4个小时以上的儿童出现这些问题的风险更大。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有可能会提高未成年人患上忧郁症的机会,也有可能产生焦虑、混乱、注意力下降、自闭症等问题。加拿大每6名儿童就有1名被判定为患有精神上的疾病。
第五,造成人际关系障碍。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在与人的互动中学习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技巧。如果长时间坐在电视或电脑前不与他人沟通,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这一代,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顺畅,造成“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
第六,上瘾。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沉迷科技产品,疏于照顾孩子,变相让孩子也沉迷于电子产品,慢慢上瘾。调查显示,8~18岁的未成年人,每11人就有1人对电子产品上瘾。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老师与讲师协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由于对平板电脑和手机类电子产品“上瘾”,导致他们缺乏一些简单的动作技能,很多3~4岁的小孩能够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却因为长时间“粘”在平板电脑上而不能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手指。该协会警告说,一些年龄稍大的儿童由于长期依赖电子产品而无法使用笔或在纸质试卷上答题。协会呼吁家长们抵制平板电脑的使用,建议晚上关掉家里的无线设备。
第七,具有攻击性。目前一些电子产品含有暴力和色情等内容,过多收看暴力内容电影或参与暴力内容电子游戏,无疑会使孩子变得具有攻击性,缺乏判断是非能力,增加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并使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下降。
基于上述,建议如下:
第一,父母应当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子女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在儿童卧室安装电视、电脑和任何带有屏幕的设备。父母应做好表率,与孩子交流时放下手中电子产品,吃饭不开电视,不频繁看手机,睡觉前不使用电子产品。
第二,禁止“电子书包进课堂”,严禁幼儿园、小学实施学生上学不背书包,靠一台电脑、一个鼠标,完成学业的做法或试点,避免儿童由于长期依赖电子产品而无法使用笔或在纸质试卷上答题。
第三,根据美国研究成果,0~2岁幼儿,不得使用电子产品;3~5岁儿童,每天最多使用1小时电子产品;6~18岁未成年人,每天最多使用2小时电子产品。建议我国立法规定,电脑、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商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各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最长时间。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禁止他们过度沉迷电子产品,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编辑 黄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