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动态

【两会·天大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张凤宝: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和规范学前教育整体规划

2016-03-09

本站讯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石,对儿童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着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应该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促进社会事业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程,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民心工程!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幼儿的数量会急剧上升,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和规范学前教育整体规划的实施更显重要,尽管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政策文件,但总体发展仍然滞后,一方面,适龄幼儿“入园难、入园贵”,另一方面,幼儿园“师资差、素质低”,总体幼师队伍总量不足、青黄不接、年龄老化、专业不强、待遇落后等。这些均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学质量,阻碍了幼师队伍的发展,甚至造成事故频发。加强幼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落实幼师的编制,切实解决幼师专业教师短缺问题已迫在眉睫!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主导。这是上亿儿童的民心大事,必须政府主导!制定学前教育5年、10年整体规划,逐步实现学前义务教育。鼓励教育先行区域试点,探索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尽快建立“学前教育法”。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制定“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办学方向,广纳社会力量和财富,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远低于国际3.8%的平均水平。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教育“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方向。没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是不可能做到“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

3、加强幼师队伍建设。这是我国最应着手建设的重点,以天津市为例,过去有几所幼儿师范学校,但如今仅剩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了,虽然“高、大、上“了,但毕业生很少从事基础幼儿教育工作,我们现在缺乏的是一线幼师!师资力量不足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水平。应鼓励不同渠道投资建立不同层次的幼师学校,通过扩大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规模,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选拔中小学转岗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充实幼教岗位等,并资格认证,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加大师资力量的储备。对目前没有资格的现岗幼师进行继续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4、落实幼儿教师编制和管理问题,提高幼儿教师队伍质量。目前有资格进入“编制”的非常少,建议目前“从宽”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大力提高公办园的比例、提高公办园在编幼儿教师的比例,落实公办幼儿园的财政经费保障。明确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扩大幼儿园的办园自主权;同时将集体所有制幼儿园列入定编标准范围。实施教师队伍培养工程,逐年将优秀的在职非公办幼儿教师转为公办编制,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纳入公办编制。公办编制要向农村幼儿园倾斜,以吸引并留住优秀幼儿教师在农村工作。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各类幼儿教师同工同酬。

5、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加强规范学前教育建设,幼儿是“特殊群体”,“吃、喝、睡、学”均为园内负责,责任重大,必须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和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让百姓放心,保障学前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定期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管理、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专项考核,使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迈上科学、规范之路。

6、加大幼师工资待遇。幼师应该作为一个社会的“伟大的职业”,“编制”和“待遇”是留住人才的重要“硬件”,幼儿教师地位不高,大多数又没有编制,加之工作辛苦,压力大,社会认同度又低,工资与付出差距很大,因而造成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甚至工作责任性不高,事故频发。提高幼师的工资待遇,可以大大提高幼师工作的积极性、稳定性和责任心,标准要与中小学教师、当地公务员持平。

(编辑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