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动态

【天大人在两会】张凤宝委员:关于规划建设国家“引涝济旱工程” 的建议

2017-03-16

本站讯 我国是世界旱情最严重国家之一,干旱区面积约280×104平方公里,半干旱区及半湿润易旱区面积约达213×104平方公里。同时也存在相邻省份旱涝并存、本省内不同地区旱涝并存的现象。

一、我国的旱情与涝情

1.我国的旱情。我国西北至东北地区、昆仑山脉、秦岭和淮河以北16个省市自治区965个县耕地约7.7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1%)中,无灌溉条件旱地占65%。仅以2013至2016年为例:2013年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1.68亿亩,成灾1.04亿亩,绝收2257万亩,造成粮食损失2064万吨,经济作物损失404亿元,直接经济损失1256亿元,2241万人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2014年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甘肃、新疆等12个省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5868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1458万亩;2015年华北北部、黄淮东部、东北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干旱等级较重,农作物长势不及历史同期;2016年6~8月我国内蒙古、河南、广西、贵州、西藏等11个省市区共277个县、区、市、旗等地区因旱情使2711.4万人受灾,510.1万人口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2586.6×103公顷,绝收371.9×10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2.1亿元。

2.我国的涝情。我国南部一些地区是暴雨易发区和涝灾区。同样以2013至2016年为例:2013年5月中旬湖北南部、湖南、江西、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贵州东部、重庆中南部等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其中湖南北部、江西西北部、广西东北部局地降雨量达100~180mm;2014年6月山东东南部、江苏东部、浙江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南中部地区有暴雨,江苏东部局地降100~140mm大暴雨;2015年6月初湖南、重庆、湖北等地遭遇暴雨袭击,江淮、江汉、江南北部、重庆、贵州等地区累计降雨量达50~100mm,湖北荆州和咸宁、湖南岳阳和怀化局地降雨量达200mm以上;2016年南方出现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与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仅6月中旬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西北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区日降雨量可达100~230 mm,局地可达250~350mm,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6亿元。

3.相邻省份的旱与涝。如山东省、河南省与安徽省相邻,以2014年为例。2014年山东省夏季平均降水量仅为261.9mm,较常年同期偏少34.6%,为2003年以来最低值。6~7月平均降水量66.6mm,较常年同期偏少58%,为历史同期最少值。2014年河南省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发生严重旱情,平均降雨量仅为96 mm,较常年同期均值偏少60%,特别是6月份平均降雨量仅有90.2 mm,为1951年以来最小值。而2014年安徽省降水量偏多,当年降水量沿淮北分布为652~1171毫米,在江淮之间的降雨量分布为1000~1300毫米,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分布为1300~2144毫米(除淮北东部偏少外)。

4.本省内的旱与涝。以湖北省2014年为例。2014年5月下旬湖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大部地区降雨量≤60mm,鄂西北大部及江汉平原西部<20mm,与历史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0~7成,鄂西北中部偏少8~9成;而局部又偏多,鄂西南利川、宣恩地区,鄂东南黄梅地区及江汉平原嘉鱼地区,雨量均在90mm以上。

二、“南水北调工程”实践与“引涝济旱工程”设想

我国南方有降雨勤雨量大特点,具备南水北调必要条件。如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开始自丹江口水库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4省市沿线20多个城市供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自长江下游江都引水,以京杭大运河为输水干线,并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作沿线调蓄水库于2013年10月向山东胶东、烟台和威海等城市供水(西线工程尚未开工)。

南方湿润地区蓄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降雨造成的流域蓄水容易饱和,此时涝灾之水容易引发大量“产流量”。涝灾之水虽祸及南方各省,确是久旱之田的宝贵资源,应千方百计利用而不让其白白蒸发流失掉。建议将“涝灾之水”引发的“产流量”积蓄起来,通过“引涝济旱工程”统筹规划调度,根据需求输送到周边地区或相邻省份干旱农田以解缺水之急。

三、相关建议

1.规划建设“引涝济旱工程”总体思路。一是各省市和自治区首先规划建设好自身的基本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二是制定近期目标:“本省内同时期存在旱与涝现象”的省份在完善自身基本农田水利工程基础上,规划建设省级短距离“引涝济旱工程”;三是制定中期目标:“相邻省份同时期存在旱涝并存现象”的多发地区共同协商规划建设相邻省份间(中等距离)“引涝济旱工程”;四是制定长期目标:“相隔多省份同时期存在旱涝并存现象”的地区共同协商规划建设跨省份间(长距离)“引涝济旱工程”;五是制定终极目标: 规划建设联结相关省、市和自治区的国家级“引涝济旱工程” 基本农田水利系统。

2.将规划建设“引涝济旱工程”补充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3.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相关省、市、自治区联合就规划建设“引涝济旱工程”向科技部申请立项。

4.编写项目建议书,作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具体工作。

规划建设“引涝济旱工程”是提升和联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田水利工程网的国家全局性防涝抗旱“世纪工程”。相信该工程建成后能有效保证沿线广袤农田丰产和惠及沿线广大农民福祉。

(编辑 黄欣)